推荐 30 款最好的免费项目管理软件

本文向你推荐30款免费的项目管理软件,其中有些是桌面应用,还有一些基于Web的平台,其中不乏优秀开源软件。

TeamLab

TeamLab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商业协作和项目管理的平台。TeamLab 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管理、里程碑管理、任务、报表、事件、博客、论坛、书签、Wiki、即时消息等等。

XPlanner+

XPlanner是专门为XP(极限编程)团队设计的项目管理工具

 

NavalPlan

NavalPlan是一个基于ZK框架开发Web的项目规划,监测和控制软件。

2-plan

2-plan 同时包含了桌面端和Web应用平台,桌面端是一个用来替代微软的 Project 软件的产品;而Web平台则提供基于Web 的项目管理平台。

WhoDoes

WhoDoes, 是一个基于Web 的项目管理工具,主要适合各种复杂度的项目规划,可用来管理每天的项目事务、任务分配、时间安排,并对进度进行跟踪。

Collabtive

Collabtive是一个基于Web的项目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项目管理,即时聊天工具,任务、文件管理,时间跟踪,多语言支持。

  • 简单易用
  • 能管理项目、里程碑、任务
  • 基线导入
  • 时间跟踪
  • 多语言支持

 

dotProject

DotProject是一个基于Web的项目管理工具,采用 PHP 开发。它包含的模块有:公司管理,项目管理,任务进度跟踪(运用甘特图),论坛,文件管理,日历,通信 录,备忘录/帮助桌面,用户与模块的权限管理,主题管理。DotProject已被翻译成17种语言并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扩展。

jxProject

jxProject 是一个免费的桌面项目管理工具,支持 Windows、Linux、Solaris 以及 Mac OS X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时间轴、甘特图、资源分配、任务管理等等。

PHProjekt

PHProjekt是一个模块化的协同办公系统用于共享信息和文档。它包括的组件有:团队日历,Time Card系统,项目管理,请求跟踪,文档管理, 通讯录管理,Email客户端,论坛,聊天,记事本,共享书签,待办事项目列表,投票系统等。PHProjekt支持多种协议如 ldap,xml/soap和webdav并已经被翻译成36种语言。此外它支持7种数据库包括 MySQL,Postgres,Interbase,Oracle,Informix和MS-SQL。

Gantt Project

Gantt Project 是一个使用 GPL 授权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采用 Java 开发的桌面管理工具,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 OS X 系统,适合小型项目团队,包含进度管理和项目经理顾问功能。

ProjectPier

ProjectPier 是一款开源的项目管理程序,基于 PHP+MySQL 架构。用户可以通过 ProjectPier 的 web 界面对任务、项目和团队进行管理。ProjectPier 支持多项目和多团队,它帮助团队进行沟通与协作,并通过任务设置、讨论版、里程碑、站内信息等功能使得项目管理更加透明和简单。

qdPM

qdPM是一个开源的项目管理系统,基于Symfony框架+PHP/MySQL开发。它支持为项目、任务、用户添加额外的字段,方便定制满足实际需求的系统。该还支持多种语言,默认已经提供多种语言文件。

 

Project HQ

Project HQ 是一个协作式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类似 Basec

SVN的trunk、branch与tag的用法

 Subversion有一个很标准的目录结构,是这样的。

比如项目是proj,svn地址为svn://proj/,那么标准的svn布局是

svn://proj/|+-trunk+-branches+-tags

这是一个标准的布局,trunk为主开发目录,branches为分支开发目录,tags为tag存档目录(不允许修改)。但是具体这几个目录应该如何使用,svn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更多的还是用户自己的习惯。

 

对于这几个开发目录,一般的使用方法有两种。我更多的是从软件产品的角度出发(比如freebsd),因为互联网的开发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种方法,使用trunk作为主要的开发目录。

一般的,我们的所有的开发都是基于trunk进行开发,当一个版本/release开发告一段落(开发、测试、文档、制作安装程序、打包等)结束后,代码处于冻结状态(人为规定,可以通过hook来进行管理)。此时应该基于当前冻结的代码库,打tag。当下一个版本/阶段的开发任务开始,继续在trunk进行开发。

此时,如果发现了上一个已发行版本(Released Version)有一些bug,或者一些很急迫的功能要求,而正在开发的版本(Developing Version)无法满足时间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在上一个版本上进行修改了。应该基于发行版对应的tag,做相应的分支(branch)进行开发。

例如,刚刚发布1.0,正在开发2.0,此时要在1.0的基础上进行bug修正。

按照时间的顺序

 

1.0开发完毕,代码冻结 

基于已经冻结的trunk,为release1.0打tag

此时的目录结构为

svn://proj/

             +trunk/ (freeze)

             +branches/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2.0开始开发,trunk此时为2.0的开发版 

发现1.0有bug,需要修改,基于1.0的tag做branch

此时的目录结构为

svn://proj/

             +trunk/ ( dev 2.0 )

             +branches/

                           +dev_1.0_bugfix (copy from tag/release_1.0)

             +tags/

                     +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在1.0 bugfix branch进行1.0 bugfix开发,在trunk进行2.0开发 

在1.0 bugfix 完成之后,基于dev_1.0_bugfix的branch做release等 

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把dev_1.0_bugfix这个分支merge回trunk(什么时候进行这步操作,要根据具体情况) 

这是一种很标准的开发模式,很多的公司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开发的。trunk永远是开发的主要目录。

 

第二种方法,在每一个release的branch中进行各自的开发,trunk只做发布使用。

这种开发模式当中,trunk是不承担具体开发任务的,一个版本/阶段的开发任务在开始的时候,根据已经release的版本做新的开发分支,并且基于这个分支进行开发。还是举上面的例子,这里面的时序关系是。

 

1.0开发,做dev1.0的branch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不担负开发任务 )

             +branches/

                           +dev_1.0 (copy from trunk)

             +tags/ 

1.0开发完成,merge dev1.0到trunk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merge from branch dev_1.0)

             +branches/

                           +dev_1.0 (开发任务结束,freeze)

             +tags/ 

根据trunk做1.0的tag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merge from branch dev_1.0)

             +branches/

                           +dev_1.0 (开发任务结束,freeze)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1.0开发,做dev2.0分支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branches/

                           +dev_1.0 (开发任务结束,freeze)

                           +dev_2.0 (进行2.0开发)

             +tags/

 

 

产品经理的十大顶级错误

【7哥导读】做好一个产品经理非常不容易,经常容易犯错误。本文详细描述了产品经理经常犯的十大顶级错误。对产品经理、技术负责人、创业者,都可以借鉴。

作者:无招、鬼脚七。无招是一淘网的资深产品专家,对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类、互联网产品有丰富经验;鬼脚七曾经负责过大淘宝搜索产品,对产品设计和产品管理有自己的思考。

说明:本文首发于天下网商,请所有转载注明来源于天下网商。

产品经理需要创造产品。上帝也是个产品经理,他创造了人这个产品。

做一个成功的产品非常难,除了有资源、时机等问题以外,更大因素在产品经理自己。好的产品经理能协调资源,能把握时机。但产品经理自己也经常犯错误。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关于产品经理容易犯的错误,但担心自己在产品方面的经验不够多,迟迟没有动笔。

最近翻看了之前的记录,发现有个很资深的产品专家Marty Cagan 提过类似的观点。Marty Cagan曾经担任过网景的副总裁,负责eBay 产品的资深副总裁,有过非常丰富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管理经验。无招也参加过Marty Cagan 产品培训,于是我和无招,以Marty Cagan的总结为基础,加上我们对产品设计的理解,整理出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1 将用户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

大部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是:收集完用户需求,开始编写产品需求文档,然后交给技术人员开发,接下来跟踪项目进度,协调资源,验收成果,最后发布产品。

整个流程没有错,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在于,产品需求如何确定。在淘宝内部的产品经理也是如此,经常把运营同学的需求直接翻译成文档,交给技术人员开发。最后的结果是产品的功能点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复杂,成为一个大杂烩。

一定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思考需求,把用户的需求转化成为产品需求。在火车没有出现的时候,你问用户最想要什么?用户会说,我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用户的需求看上去是要一匹好马,但实际上转化成产品需求就是,需要更快的交通速度。

用户需求是提出的一个问题,产品需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案。所以当用户需求被表达为一种解决方案时,要探寻其背后的隐蔽问题。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强可行性分析和需求评审。

2 将老板的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

这可能是很多产品经理内心的痛,对于大多数淘宝的PD都应该遇到过大小老板过来提需求,就算明显不靠谱的需求,也不好反驳,只能安排开发。

老板有老板的视野,有他独享的信息和经验,还有他的权利。老板的需求肯定要听的,老板也是用户之一,他的需求也是用户需求,只是不要听过来直接当成产品需求。

针对老板的需求,更要强化需求追溯。从老板这里深入地理解他的需求来自哪里,是基于什么样的场景和什么样的用户,有没有具体的实例。

老板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合理的,只是优先级没有那么高。我们可以采用拖延战术来应对:

老板啊,你这个需求很合理,而且相当到位,我计划在下一个版本好好规划一下,这个版本的功能点已经比较多了,开发人员实在太少,啊,老板,能否帮我争取多来两个开发工程师……

等到下一个版本的时候,老板经常忘记了他的需求了。如果他还记得,就帮他实现一部分功能好了,面子还是要给的。

3 将发明(invention)混淆为创造(innovation)

这个对于搞创新的产品经理们来说,是常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经验尚浅,有强烈使命感的产品经历常常会将一个idea,一个使命直接当做创新来执行。

发明是实验室里的,创造是产业里应用的。实验室的东东是新东西,但是限定了前提条件,而且在商业性验证,市场推广,规模化等方面都不会事先想得太清楚。

创造则是产业级的一个改变,能商业化,能养活团队,能规模化,能真正抵达用户并让用户接受。

最不可接受的是,对于一个新产品,前景非常好,做了很长时间的规划设计,投入了不少工程师开发,过了半年才出来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产品,也无法推向市场;而且这时候市场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还要接着改产品需求,同时又要完善之前的产品。这种产品最后必死无疑。

应该专注最小核心问题,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完成小而美的功能,然后快速迭代,用户第一。要能养活团队,让团队成员过上好日子。否则就算公司不停项目,团队也会人心涣散。

4 以自己的需求取代用户的需求

大多数产品经理,沟通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强势。当产品经理急于求成的时候,或者找不到目标用户,过分超前的时候,容易YY出一些产品需求。他们不找到目标用户验证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以理所当然的想法来描述产品故事(用户场景和用户问题)。

现状很多人强调要重视数据,也容易让产品经理忽略客户,因为自己天天看数据,就把自己取代了客户。我在负责搜索产品的时候,经常跟搜索的产品经理讲,要把用户当人看,不要当成数据看。数据很重要,但数据容易掩盖用户人性化的需求。

产品经理应该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多和那些敢于批评自己观点的人沟通。无论是小用户量的产品还是大用户量的产品,一定要抽时间了解真正用户的需求和感受,哪怕是跟他们闲聊,一定能发现一些之前想法不一样的结论。

5 将“创建正确产品”当作“正确地创造产品”

这就跟“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是一个道理。很多人习惯于被安排,然后按照流程去做事,并不想这件事情到底为什么要做,是否真的要做。

产品经理也容易如此,到了一个岗位,接到任务要完成一个功能,然后就按照流程去做,最后这个产品是很完美的做完了,但基本上没有人用。在大公司、严谨的公司里更容易出这种问题。尤其是细分工作,平台化流水化运作的环境之中,产品经理容易成为一个规则下的执行人。

举个例子,如果产品经理接到任务是要设计一个网站来宣传公司的技术品牌。产品经理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网站的各个模块,内容,甚至还设计了一个论坛,形成文档,然后交与开发。事情做完了,这个网站是做好了,但发现没有任何流量,完全起不到宣传公司技术品牌的作用。这个例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我们应该鼓励产品经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考虑把团队垂直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6 将“添加功能”当作“产品提高”

任何产品都需要不断的添加新功能,一方面要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产品经理经常把添加功能当成了产品提高,这种现象在一个在既有成熟产品的团队里会比较明显,已有的思路和评估指标常常造成的就是不断地同质化,不断地添加nice to have的功能。

但添加功能,不一定是产品提高。如何确定是否是”产品提高”?确定一个合理的产品的衡量指标非常重要。

一个不合理的产品衡量指标,很容易对产品带来负面效果。在淘宝就有不少这种例子,不停的推出扫货产品,以成交转换率和带来整体成交额来衡量新功能是否成功。新浪微博也有类似的功能,换背景图片和模版,送礼物和赛礼物,推荐活动关注等,内部应该都是以有多少用户参与为衡量指标。

如果淘宝搜索把搜索转化率作为衡量指标,最终的结果就很容易造成低价和爆款盛行;新浪微博把用户参与度作为衡量指标,就会出现到处都是推荐关注的功能模块,让用户容易反感;去年当当网就做了一件事情,鼓励用户去发书评,内部应该是衡量多少人参与了评价,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垃圾评论产生,让原本特别好的书评也被淹没掉了。

如果希望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真正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标。有些衡量指标是相互制约的,例如淘宝搜索的衡量指标中就有一个基尼系数,用来保证流量分布不能过于集中。如何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标,不同的业务会很不一样,需要综合性思考。

7 无法分清“激动人心”和“有也不错”的功能。

这个错误和第六点错误有些类似。

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让用户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如果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功能,很容易让用户忘记这个产品。但产品经理经常花了太多精力在打造一些“有也不错”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品的用户达到几十万,任何一个功能,都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也都有部分用户在使用。类似的功能需求会永远做不完,持续下去,一定会让产品越来越复杂。微信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微信最大的功能在于沟通,虽然微信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媒体,朋友圈等,但微信产品的主线还是在沟通上,把沟通的功能做到非常方便,对讲功能的设计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功能。微信也做了一些有也不错的功能,例如:语音提醒。看上去不错,实际上用的人并不多。

资源总是有限的,产品经理应该把精力放在主路径上,不断地问问自己是产品的典型用户,用户是否真的喜欢真的急切需要这个功能吗?设计出一个激动人心的功能,远远比提供10个有也不错的功能更重要。

8 追求印象深刻的需求文档,而不是追求感人的产品

写出一份好的PRD(产品需求文档),确实重要,因为可以帮产品经理理清思路,同时又让技术人员知道产品的设计细节。但我以前一直是在做技术,对PRD看得不会太仔细,不清楚的地方才会去细看,就像咱们平时对待电器说明书一样。另外,PRD再深刻,目标用户也无法真正感知产品的设计。

因此对撰写PRD,应该是够用就好。最好的方式是和技术、设计人员一起有效沟通,正式启动产品实现之前,以全动态高保真原型来获取用户的认可,感知用户的心声。纯算法型产品或者数据挖掘类产品可能在这点上有难度,可以用真实的数据分析来表达这类产品设计。

9 将产品发布当作了成功

这个错误不只是产品经理容易犯,很多公司的老板也容易犯这个错误。在一些大公司,发布了一个小产品,甚至发布了一个小功能,都会有洋洋洒洒上千字的喜报邮件。这种邮件很鼓舞士气,只是不能把产品发布当成产品成功。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做起来不那么容易。很多产品经理急于发布自己的产品,导致产品体验非常不好,就算后续快速改进,也很难挽回用户的流失和口碑。现在有很多产品都开始实行邀请测试的模式。例如微信的5.0测试版,微信公众账号的菜单功能;微博的媒体账号测试;微淘的邀请测试参与;淘宝搜索上线很多功能,也是用5%的流量先做测试。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避免冒然发布产品或功能。

产品发布,意味着用户才真正开始使用,成功与否不是看产品是否发布,而是看用户是否真正喜欢。要做到用户真正喜欢,产品发布才是刚刚开始。

10 进入“喂养野兽”的模式

什么叫野兽喂养?野兽永远吃不饱,需要拿东西不停的喂养。一个产品经理,有时没有想好到底应该做哪些功能,但需要给其相应的技术团队有足够的工作量,于是不得不找一堆小功能,让他们去开发。

很多公司都有类似情况,经常会听到技术人员或者设计人员说:你这里工作少,你这里的工作没有新鲜的可学的东西,我没有成就感,我的晋升会受影响,我要去做大项目…….这时候产品经理如果需要争取到这些资源,必须提供足够多、足够大的需求,让相应的团队来开发,不停地给出需求把开发和设计的肚子喂饱。需求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持这个产品的资源不会被别的产品抢走。

这么做的坏处显而易见,不只是浪费公司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会让整个产品没有逻辑,功能臃肿,最后要么成为一个平庸的产品,要么需要做大的减法手术。但一个产品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非常困难。任何减法都会损害一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这个错误的产生,有时候是不自觉的,甚至发生了我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要避免这个错误,一方面需要从公司组织上给与合理的时间培育产品,也给予产品经理足够信任,产品经理也应该有足够的自我反思;另一方面考虑团队的垂直化,让技术人员和产品人员都在一起,要么一起精彩,要么一起落寞。

以上10条顶级错误,是Marty Cagan根据他十几年的产品管理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很值得参考。特别是一些中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有多条产品线,技术分工越来越细,类似的错误就越来越多。Marty Cagan 原文写的是产品设计的十大顶级错误,本文这里改成了产品经理,会适合国情一些。

当然,不同的人总结出来的十大顶级错误可能不一样,如果让我来总结,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错误。本文中提到的这些错误不是适用所有的公司,如果你对产品设计感兴趣,或者你本来就是一名产品经理,你可以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每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对照一下自己是否犯了同样的错误。

互联网如何做流量

做流量、做用户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是一个机动化、持久化、长期的运作。

为什么要做流量?

首先,做流量本质上是做用户,做产品。这不是雇几个小孩,花钱买广告, 或雇几个商务运营就可以自动解决的事情。本质上需要CEO、产品经理自己去想,而这里面其实误区非常多。

一个错误是,简单化冲指标。当年的互联网公司,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财经网站,经常在网盟里放一些丰胸、裸女这种火爆的标题,把流量导到自己的网站。他们投入很多来提升自己网站近期的运营指标。但是,这真的会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吗?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一到执行层面是非常容易忘记的。实际上互联网的推广,包括前段时间团购网站的推广,80%甚至90%花出去的钱没有意义。

另一个错误是忽视产品。产品、用户获取和运营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不少产品出身的创始人,相信只要产品本身做好了,接下来推广就很简单了。作流量实际上就是产品如何到达用户,这和产品本身是一样重要的,也是个产品问题。比如Zynga, 他的早期游戏本身其实和之前的没有区别,但它是第一批很好的利用了Facebook把游戏从核心玩家到达了蓝海用户. 新的用户到达方法本身就能成为巨大的创新。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花钱获得用户。大部分做流量的方法其实不用花钱。靠自己产品的性能和运营获得用户,本来是获取用户的正当方法,但是为什么要花钱做用户?答案可能有两个:一,加速增长。二,需要种子用户。

这两个都是很有道理的答案。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你获取的用户能够挣钱,回报多于付出的话,你是可以无限制地花钱获得用户,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网游都是这样。

但是如果你赔钱获取用户,你的目标应该是达到自增长的一个点。按照互联网的习惯,当一个品牌或用户群达到一定密度之后,接下来就能实现一定的自增长。如果不是特别乱的情况下,真实的用户、活跃的用户达到百万级别,或者口碑达到一定的级别,加上真实的美誉度,真实的搜索指数能过万,产品本身又好,就能获得自增长。而去做用户增长,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达到这个自增长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目的就很明确。你要搞清楚那个点是什么?达到那个点需要的真实指标是什么?如果你做的所有推广是有助于达到那个点的话,就是有效的;如果无助于你达到那个点,比如当年某财经门户找了一些裸女图片放在网络上吸引点击,虽然指标是达到了,但实际上对你积累真实指标达到那个点没有任何帮助,这就属于完全白费。

做流量的三个“相对真理”

最基本的理念梳理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我自己这么多年总结的几个相对真理吧。

先说一次传播。一次传播的第一个绝对真理是,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方法和特定的渠道内你能获取的总流量是有限的,而且你想获取的越多,它的单价越贵,成本越高。

无论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还是其他,符合你目标的总用户就是这么多。以搜索引擎为例,里面有最适合你的和最便宜的关键字,比如,你投资一个关键字,搜索流量一天就五千个,这些获取过来是最便宜的。但是如果你想一天获取一万个流量,那第二个五千流量就去找跟你重合度更低的关键字,但是跟你的用户匹配比例更低,可能拍卖价格更高,效果更差。总之,如果你想再获得五千个流量的话,就更糟糕。

这就导致两个现象,A,你对于获取流量必须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B,你获取流量的渠道必须是多元化的。

第二个相对真理是,所有的流量有通用的和专用的区别。你从各种各样的用户入口获得所需要的流量,可以是免费的,可以是收费的,但是都要付出代价。这些资源交换的代价里,凡是只有你才能用、而别人用起来不方便或者对别人没有用的流量,反而是越便宜的流量。凡是对所有人都有用、人人拿出来都可以给自己引导用户的,则是非常贵的流量。

举一个例子,谁放到hao123首页,对它都有用,这样的位置就很贵。但是早年的小说网站非常不值钱,五千块就可以把千万级别流量的小说网站的关键位置包月。因为在那个年代,那个流量无论放什么广告,做什么推广都没有用。但是那个流量后来在推广页游却非常有用。

第三个相对真理是,任何流量的做法都不是长期有效,都有时间不长的窗口期,衰退期,而最早发现某个流量的最好挖掘方法的人受益最多。这种方法很快就会达到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逐渐到了衰退期。

比如早年我在谷歌的时候,2006年获取网吧流量是非常便宜的。一是没有人获取,二是没有人知道怎么从网吧把流量给装回来。很多人不但不知道价格,也不知道方法。包括2003年的时候,最早一波知道怎么做搜索引擎优化的站长,用得最好的人占很大的优势。

但是,用户的入口在不断的变化,用户入口本身的规则和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做流量、做用户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是一个机动化、持久化、长期的运作。

每个月都会有一些方法从非常划算变成一般,甚至有些会被取代,然后一些新的渠道和方法会萌芽。比如腾讯开放微信接口了,苹果发布ios6了,任何变化都要想一想和我有什么关系。

具体细节和做法

1、有效用户是谁?

把个人Blog打造成一个成功品牌的10个步骤

  俄亥俄州一家名为eStrategyOne的在线营销方案解决公司的经理Rich Ottum,围绕着Business Weblogs的营销策略,给出了十个步骤;而在个人看来,要想把Blog作成一个成功的品牌,这些步骤,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围绕作者的主要论点,结合我个人的观点,提出针对个人 blog的10个步骤:

1、保持常新(Make it New):你的Blog不仅仅是你的站点,你必须时不时提供新鲜的内容和独特的观点,你必须用心经营深入进去挖掘而不是用常规手段去随意放点什么敷衍读者。

2、发出自己的声音(Give it Voice):你的Blog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呼声——来自真实个人的声音,对于某个事物你必须有自己的态度;对于你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必须做到真实、广博、生动、高品位。

3、持续更新(Say it Often):做到至少一个星期更新一次,隔几天最好。首先定位好你Blog聚焦在什么领域,关注于那个领域焦点的东西,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和最大兴趣的;并且时不时提供独家信息。

4、尝试互动沟通(Ask for Feedback):成功的Blog会鼓励读者们参与进去,利用评论机制或者留言反馈,不要害怕来自读者的批评和争辩,观察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想潜在地表达什么,把握他们的喜好,利用他们的声音去更好地调整你的内容,这是个人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5、分享信息资产(Share the Wealth):要认识到你的读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着多样的兴趣,你应该最大化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如某一主题的信息链接、相似内容的外部站点链接。

6、简洁为美(Keep it Simple):花点时间,为你的Blog设计个简洁美观的页面,放弃那些花俏而不实的设计;真正把页面下载速度放在首位,让你的文本内容易于阅读,你的归类文档易于搜索。必须记住:简洁为美。

7、武装你的读者(Equip Your Readers):不是人人都象你那样精通技术,你的读者们也许不知道XML,不知道RSS,不知道Blog延伸出的种种先进技术——你要做的,是用最大众化的语言告诉他们那些技术分别是什么,让他们懂得有哪些好处,提供给他们使用的方法,比如写个说明告诉他们如何利用RSS功能去使用NewsReader,当然你必须首先告诉他们哪里去下载这个软件。最好能建立邮件列表,让你的读者们通过EMail与你的内容保持同步。

8、多渠道传播(Promote in Multiple Channels):不是人人都懂得用Aggregator(新闻聚合器)去获取你Blog的信息,要注意利用传统方法去推广你的Blog,如在T-Shirt上印上你的站点、发送邮件的签名传播、在Blog目录站点登记。

9、与他人进行对话(join Another Conversation):你应该站起来走出去看看其他的Blog,不管你感不感兴趣,尝试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你会开阔视野开放思维——当然你在别人站点上留下的URL也是很好的推广。

10、要有耐心(Be Patient):Blog技术并无大的创新之处,RSS也只是”推技术”的一个再利用;许多早先的网络应用者会谨慎地看待Blog和 RSS,甚至不屑一顾,你必须以自己的实践去做个好的说服材料,去打动他们融入进来,从而推广了你的Blog和你自己——对你来说,那将是你的个人品牌

[讲义]同理心

当你和你的当事人发生冲突时,怎么才能化解冲突呢?你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吗?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过对方的感受吗?假如你从没有这么做过,请尝试一下下面的同理心,它会让你的人际关系迅速得到改善。

一、 定义: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但这并不意味倾听者一定赞同当事人的观点与行为。
三重概念:
1. 辩识:分辩、抓住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2. 反馈:将此辩识反馈给当事人;
3. 非赞同,不一定代表赞同当事人的观点;(与”同情心”的区别)
两大步骤
辨识 反馈
同理心两条准则:
(1)、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如果处理好心情,处理事情速度会快一点;
(2)、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如对方要你降价,你知道肯定不能降价,那你礼貌热情地告诉他,让他以一种最好的方式接受;挑剔的语言:不过、可是、虽然、但是……
二:同理心功效
1、深度尊重别人,满足对方心理需求
2、化解人际矛盾,融洽人际关系
3、消除逆发情绪,解除沟通障碍
4、增加专业风范,展示人格魅力
5、无需用任何金钱投资,且具千金难买之力
同理心评量表
LL——最低分阶段
受话者:
1、 取笑发话者的感受
2、 制止对方说话
3、 挑剔其见解
4、 自我辩护
5、 自述以满足自我需要
6、 完全忽视发话
结果:致使说话者觉得受伤害,造成沟通隔阂。
L——低分阶段(没错但也不等于对,离好有距离,离高明还差一截),今天的核心领导力是”亲和力”。
受话者:
1、 提出问题
2、 给予忠告(忠告多会形成代沟,母亲的唠唠叨叨太多也会形成代沟)
3、 重复发话者的内容
4、 仅表抱歉(多发生在服务行业)
5、 盲目同意(人家想听你的方案,而你一直说:老板,我听你的……)
6、 盲目安抚(一个被上司骂了一顿,而你说:好了,大人不计小人过,这就是固化矛盾)
结果:明显遗漏对方感受。仅处理事情,未处理心情,致使说话者觉得被误解、有挫折感。
4、H——高分阶段(倾听是永远不变的H)
受话者:
1、 准确辨认说话者重要的感受
2、 准确反馈说话者重要而明显的感受
结果:因为正确了解说话者重要而明显的感受,使说话者觉得有被人了解的感觉,乐意继续倾诉其感受。
5、HH——最高分阶段(非常潜在的东西,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也就是将语言进行了恰当的”修饰”);
受话者:一针见血指出说话者未表达甚至自己都未完全明白的感受,如
*各种复杂感受中的潜在感受
*潜在需求
*潜台词
*潜意识
*暗示
相关形容词:心领神会 心心相印 心在灵犀一点通 恍然大悟 一针见血 默契 知己
结果:因受话者能超越其明显感受,且能明白其隐含感受,使说话者觉得被深入了解,产生”真是如此”感受,愿意更深入地与对方沟通。
*著名案例:家庭夫妻(未用同理心)
珍:你晚上还要加班吗?
明:是啊!没办法!
珍:我们说好今晚出去逛街的呀;
明:我又不知道今晚临时要加班;
珍:你天天只知道工作工作,从不留点时间给我
明:你又再哆嗦啦!真烦死人了!
珍:你才烦死人呢?你老是工作第一
明:先生工作这么辛苦,别人家的太太都会心痛,你却这样抱怨我;
珍:太太理家也很辛苦,别人家的先生都好么体贴,你却一点也不关心我;

*家庭夫妻(同一件事,运用同理心):
珍:你今晚又要加班吗?
明:嗯,看来今天你又得一个人呆在家里了。真对不起,老婆;
珍:能不去吗?
明:我也很想跟你呆在一起,可是公司时最近这么忙,我又是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不去能行吗?你看怎么办呢?
珍:不是说好了今晚我们一起去逛街的吗?
明:我知道你又要怪我开空头支票了,可是,你也知道我真的也是非常非常想多跟你呆在一起的呀!
珍:哼,假惺惺!你就知道工作,一点也不关心我;
明:你冤枉好人!我句句都是实话,再说,我要加班,多挣钱,不也是为我们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一点点吗?
珍:走吧,走吧,不要烦了;早点回来,自己当心点;
*加班时还可以做同理心:加班途中打个电话回家继续做同理心,一方面问好,一方面查岗;
*加完班回家还可以做同理心:回家时带束花、晚点、或介绍公司的新闻什么的;
*这六天回去,可练习同理心,回去同上司做同理心,上司首先想看到的是结果;
*一个人的层次越低,就越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一个人的层次越高,同理心修炼的越好。

策划人凭什么策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策划,古代早已有知,所谓策划就是一个谋划达成目标或事情的成功而先发的设想及其创造思维的过程,也是确保实现会管理活动决策和计划而进行有科学运作程序的谋划、构思和设计过程,是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策划已成为当今社会非常时髦的词语,与此产生的策划人也成了市场的高薪群体和关注度较高的人物,但对于策划人,凭什么策划?

  当前市场的策划人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人群组成,一是出自媒体、记者行业的,由于长期在市场一线,拥有广泛的接触和见识,具有敏锐的洞察与思考;二是来自“海龟”,在国外接触了较新的理念和模式,认为可以指导企业实际;三是一批从国内知名企业或国外大公司出来的,认为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运作,可以模仿创新运用;四是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将研究成果、理论与实际有限结合起来。由于背景、经历和学识各有不同,造成市场策划人士风格间的差异性,那么,是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策划人呢?策划人凭什么策划?

  一、从策划人的能力分析

  策划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和信息进行谋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具有选择性和弹性;是按程序运作的系统工程,研究的根本是了解和掌握人的消费行为特征和消费心理特征,目的是通过了解和掌握人的消费行为特征和消费心理特征,预测和设计符合自己心愿的目标。从个人的能力上来说,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士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个人阅历与经历。策划人士需要足够的学历、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经历、广泛的社会关系和足以实践的社会空间。

  二是学习能力。策划人士需要勤奋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式与方法,特别是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需要实现知识储备和读万卷书的能力,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因为策划人士是靠智力生存,需要比他人看得更深、更远、更广,这些都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学习。

  三是思考能力。策划人的创意和创新,可以是模仿性的,可以是原创性的,需要具备联系思维、侧向移入和移出的思维、类比思维等,需要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具有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四是团队协作精神。策划人需要具备合作精神,团队间的协作、部门间的协作和朋友、同事间的合作是策划人成功的必须条件。因为策划需要在不同的层面展开,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需要整合资源和多学科之间的协调与探讨。

  五是创新能力。策划必须要有创新,具有创意。如做事的非常规思路、非常规的资源整合能力,善于在不同层面开展创新,如设计方面、事件营销方面、消费行为的洞察与了解方面、潜在需求的激发与引导方面等等,如对于递增需求,要寻求顾客对现有产品(或服务)的不满之处;对于派生需求,要寻求由主体消费引发的关联消费,同时对要素分析,分析全面开发产品潜在的功能要素。

  六是机会的把握和分析能力。首先善于分析不同的市场机会,具有敏锐的分析和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如对显在的市场机会要采用填补法,如差量填补、功能填补、结构填补;前兆型的市场机会要采用追随法,如梯度追随、时尚追随、关联追随;诱发型的市场机会要采用诱导法:如开发产品、营造概念、转变观念。突发型的市场机会要捕着。这要求策划人士对基本的分析工具如PEST环境扫描、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产业分析、价值链分析、鱼骨架分析、雷达图等等,需要随时掌握市场信息情报资料;拥有适当的资源整合和个人鱼团队竞争实力;具有高度的进取心和敏感性。

  对于策划人,在策划过程中需要系统思考,全程运作,要设定目标、测定现状、为明确的活动设计计划。要区别策划和计划,计划是具体实施的细则,尤其是行动计划。任何策划都要最终落实到一个或多个计划来实施,不是所有的计划都隶属于某一策划;区别策划与决策,决策是做决定,重在优选方案,以抉择为重点;策划重在设想方案,以创造为主;区别策划和出点子,点子一般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点子不具备可操作性,出点子只是策划的一部分。

  二、从策划人创意素质的培育分析

  策划需要创新和创意,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在创意能力和思维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如魔岛理论,认为创意的产生,有时象魔岛一样,在策划人的脑海中悄然浮现,不可捉摸,但它在人的潜意识中,也是经过无数的孕育过程,最后才得到结果;迁移理论认为迁移就是创意,当人们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原有的东西,眼光是新的,因而东西也是新的;拼图游戏,将不相干的东西象做拼图游戏那样组合起来,就是创意。在创意思考的过程中,利用刺激联想(风桶法),如日本有句俗话:“风吹时,卖木桶的会赚钱。”风吹,灰尘扬起—-盲人增多—-盲人要学三弦琴谋生—-三弦琴的需要量增加—-三弦琴要用猫皮做,猫皮的需要量随之增加—-猫的数目骤减,老鼠便增加—-木桶被咬坏的也多—-卖木桶的生意兴隆,赚钱;学会转换思考,需要不断换位,以假设状况为前提,进行正面刺激,换角度思考问题,如一老农西瓜地的瓜经常被盗,他采取了许多方法来惩治,写了许多标语,违者罚款,但收效甚微,一智者路过,提醒他换个角度,从惩罚改为谁看见有人偷西瓜,奖励多小钱,发动了众人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需要信息组合,进行期望点或缺点列举。如在给企业策划品牌命名时,可以根据产品所提供的利益和主要功能、主要成份、外观特点命名;根据产品创始人或企业名命名;根据名人、名地或名胜命名;根据外语读音命名;根据数字或无意义的杜撰文字命名;根据激发积极联想的文字命名等等。

  策划的创意与创新可以来自传统管理故事的思考,如对龟兔赛跑的故事创新;对木梳卖给和尚的故事创新;对固定路径的依赖;高原现象;不拉马的士兵;短板理论、破窗理论、粘鱼效应等等;策划需要借势和造势;需要利用公关事件;策划需要吸引眼球的注意力;需要获取影响效应;如一小说的作者为了推广其所写的小说,在许多杂志上刊登了征婚启示,号称一身价过亿的富豪,想征婚,要求女主人应该向其小说中所描述的主人公那样,具有相应的标准,使该小说很快在市场上小说一空。

  策划人创意与创新能力的培育,关键在于思维和思路,在于对资源的整合和换位思考,在于寻求差异化和借助外部力量,在于思路的转变和思维的创新。如市场理念创新,从满足需要到引导和创造顾客需要;市场定位观念方面从传统的寻找商品用户转向追寻企业免受竞争的“知识经营”领域;市场占有观念从注重市场份额转向追寻提高客户价值份额和企业主导市场的能力;竞争观念从你死我活到共生共赢与竞合;人才观念从注重培养专业人才转向培养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营销资源观念从以内部资源创造营销效益转向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创造营销效益。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创意的培育要经历“四境”,一是准备过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酝酿过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顿悟过程,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是验证过程,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总之,策划人是凭借脑力进行思考和生存的,策划人凭的是阅历和创新能力,凭借的是敏锐的洞察与分析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策划行业会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策划正在朝区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策划人因相应地进行转型与重新定位,而且随着客户整体素质和实力地提升,门槛会越练越高,希望策划行业中杜绝李鬼与李逵并存、滥竽充数的现象,少一些欺骗,多务实和创新,真正提升客户的价值,创造价值,让生活因策划而更加精彩。

作者:王唤明

微软资深经理人的网站项目管理经验

这是微软资深项目经理人Stephen Maguire的项目管理经验。软件开发和网站开发有极其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中学习领会许多知识。

第一章 有效团队的基础

1、专心改善产品

公司付工资给设计师,要他们在合理的时间开发出品质精良的网站,但是设计师们的时间却经常被其它事情占用了。

典型的情况是设计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会议,参加会议,读写开会记录和进度报告,还有回复email等等,这些事情都不能改善网站的工作,虽然其中一些是设计师自己主动做的,但更大一部分是项目经理下的命令。

虽然项目经理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却违背了项目经理的基本守则:项目经理的任务是努力消除设计师工作上的一切障碍,让设计师权利专注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网站开发。

这不是震惊世界的发现,只是简单的道理,但是有多少项目经理确实做到呢?

2、排除干扰

如果你希望团队在期限之内完成网站,就必须尽可能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工作。在你分派工作给组员前,请问问自己,这件工作真的有必要让大家做吗?身为项目经理,必须时刻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努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常见的就是让组员写报告。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很可能4个小时花在了写报告上。而正常的开发工作却不得不加班做。

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不需要进度报告,只是提醒项目经理们,不要过分注重“项目流程”,而忽略了真正的产品—-你的网站。我的一点心得是:用一个新的办法了解进度,容易写,而且不花时间。

1)当有设计师完成一个功能(子项目),就发一个内部email给大家;

2)当项目进度可能落后,就和我私下交流,讨论解决的办法。

3、明确目标

什么样的目标是明确的目标呢?其实并不一定是博大精深的,只要足够详细,能够保证项目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就可以。通常只要项目组长花几小时,或者几天时间就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目标。例如本站:

目标1: 建立一个以网站项目管理为主题的网站。评价:目标已经明确主题,但还是不够详细。

目标2:为网站项目管理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评价:目标定位了服务对象和主要功能。但是并没有体现我们建立网站的深层目的。

目标3:为网站项目管理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并能够共同制定详细规范的平台。评价:明确的目标,指出了服务对象,最主要的功能和网站本身的目的。

在目标确定后,我们就坚持这个大方向,凡是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最先完成,比如:论坛,规范文章。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可以不做或者推迟做,比如人才交流,漂亮的界面等。

4、设计的优先考虑

我们要建立以下基本观念:项目目标引导项目的方向,而设计的考虑顺序影响设计的过程。

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考虑的优先顺序也回不同,一般来说,程序设计考虑的优先级表为:

1)尺寸大小(size)

2)速度

3)安全性

4)可测试性

5)容易维护

6)简洁

7)再用性

8)可移植性

除了优先考虑顺序外,你还应该建立各项考虑点的质量规范。如果事先能够决定最合适的优先考虑顺序,并建立质量规范,团队就不会浪费时间,网站的整体风格就会比较一致。

第二章 有效的作业方式

1、什么时候修改错误

微软的经验是:(1).bug越晚清除,时间花得越多; (2).在开发过程中立刻除虫,可以让您早些学到经验,然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3).如果能够保证没有任何错误,您就能比较准确的估出项目的完成时间。 所以,设计师应该把找错误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要为任何理由而耽误。

2、email的时间陷阱

回复email要分批做,早上一上班,中午休息时间,或者是下班前看一下都可以,但不要有事没事都不停的看email。

3、方法让大家分享

身为主管,你应该鼓励组员提出改进工作效率的建议。引导组员思考的方法也很重要。比如,下面两个问题:

a.为什么进度总是一再落后?

b.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将来再发生进度落后?

第一个问题可能的答案是:互相依赖的工作太多,工具太难用,老板是个白痴等等;第二个答案可能是:减少互赖性的工作,购买更好的工具,与老板加强沟通。

两个问题的方向不同,第一个是探究原因,导引出抱怨;第二个是未来改进的方法,导引出解决办法。

问题越精确,问题越有力,对项目目标的实现就越有益,让我们再看三个问法:

a.如何保持每次都如期完成项目?

b.如何在不加班的前提下,如期完成项目?

c.如何在不加班,也不增加人手的前提下,如期完成任务?

第三个问法,就迫使大家来点真正有创意的思考和认真检讨工作本身值得改进的地方了。一次比一次更精确的问题,可以刺激思考过程,激发更有创意的答案。

4、无意义的惩罚

惩罚是一种心理上的负强化作用,惩罚是对员工的责骂,训斥与威胁,就象鞭打马匹使它服从主人的命令。这种管理手段是该受谴责的,如果主管们的用意是希望组员因此而工作更努力的话,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责骂只会激起组员心中的愤怒,羞恼和沮丧。实际上,往往这些项目的问题都出在管理方面,目标不明确或者野心太大,设计师只是倒霉的遇上了差劲的主管,其实他们的能力不比其他项目的设计师差。因此放弃责骂吧,责骂只会让项目更糟,绝对没有任何改善的效果。

第三章 保持进度

即使最顺利的项目,也无法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但是,如果你放任计划随意进行,有一天你猛然发现项目脱轨太远,来不及完成。项目就象一枚瞄准月球的火箭,只要有一点点不够精确,到时候就无法命中目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实在不可不慎重。聪明的主管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会经常注意项目的精度,随时修正方向,保持项目不偏离计划进行。本章将介绍一些很有效的策略,帮助项目保持进度。

1、向前看

我一直相信,项目之所以脱轨,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没有认真思考如何使项目保持进度,顺利进行。如果没有未雨绸缪,只是坐等问题发生,到那时候就太迟了。一个月前没有花30分钟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就可能要浪费几小时或几天的时间去修正。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工作”。

解决这种被动工作的方法,就是化被动为主动,事先发掘潜在的问题,并设法避免。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可以训练自己“向前看”,但总结起来不过是一句简单的要决:定期暂停手边的工作,然后往前思考,随时做必要的修正,以避免未来的大障碍。

我已经有十年以上的习惯,每天花10到15分钟思考下列问题,并且列出答案: 有什么事情是我今天能做,而且可以帮助项目在未来几个月内顺利进行的?

2、明确定义需求的范围

人们在开口要求的东西未必是他真正想要的,处理他的要求之前,请务必确定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在网站项目开发中,经常会遇到客户或者领导层提出一些希奇古怪的需求。一次,首席设计师惊慌失措的跑来找我,告诉我麻烦来了,客户对新设计的界面不满意,要求按照某个著名网站一摸一样的设计。如果真的那样做,需要重新花一个星期才能做出来,可是目前离期限的时间已经很短了。听了他的陈述后,我必须承认如果真得那样做,我们的进度就完蛋了,同时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客户会有这样的要求,所以在我答复他们做还是不做之前,请客户经理去了解一下这个需求的原因。不一会儿,客户经理笑嘻嘻地回来了。

“他们只是看中了那个网站的动态下拉菜单,觉得那样比较吸引人”

呵呵,我知道他在笑什么了,这样的动态菜单我们其实早就有现成的模板了,只要将它替换现有的设计就可以了。而我们的设计师不清楚客户的喜好而已。

大部分客户在提出需求时都不解释原因,这种情况太普遍了,甚至你的管理层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你从他们的请求中无法看出他们的目的,你可以反问他们,在还没有弄清楚究竟想要做什么之前,不要贸然答应,宁可拒绝他们的要求也不要浪费这种时间。

3、就是说不

当遇到客户或上级的无理需求,项目经理往往会忍气吞声的同意他们的要求。迫于某些压力,主管们宁可宁事息人,也不愿意为了整个产品或自己的团队坚持最佳的选择。

有时候,对方的请求也可能是非常合理的,你也想同意,但是因为你的日程排满了,实在爱莫能助,您也只好对他们说“不”。然而,在我的经验中,很多主管为了避免冲突,仍然会同意这样的请求,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如期完成这些过多的工作,只是想到时候再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事实上事情很少这么容易——船上若是载了太多的货,就是船身直了也过不了桥啊。

这些主管不了解,勉强接下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在是一长痛代替短痛的做法,到时候无法如期完成,倒霉的是整个团队因此必须加班工作。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老老实实拿您的日程表,与客户或上级说明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设法安排一个折中的日程或工作内容。想想这要比现在无条件答应请求而最后食言的结果要好的多。

4、你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

身为项目主管,你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您希望每个人都满意,最后您会焦头烂额,什么事都做不成。

记住: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伤害工作进程,您永远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做适当的决策。

同样,对待上级的建议您也应该考虑后再决策,不要盲从。应该以项目目标为最优先的考虑。我不是主张反抗权威,而是强调:上级也是人,一样可能犯错,他们的建议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你想做一名出色的主管,您必须非常认真的衡量所有的建议,不论是谁提出的,您都得确定其符合项目目标才能采纳。

如果上级要求您做一件事,而您认为不妥,那您应该在着手进行之前向上级说明您的想法,也许上级回同意你的想法而放弃他的建议,也许,上级会赞许你的想法,但仍请你考虑他的意见,不论结果如何,起码经过沟通对彼此都有帮助。

记住:是你在为项目负责,不要让任何人的建议阻碍项目的进行,包括上级的建议。

想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其关键就在于项目经理完全明白该做什么,并且不让该做的事受到不当的干扰。